首页> 新闻中心> 公司新闻> 新闻详情

天华院助力煤制气余热回收装备国产化获重大突破

发布日期:2025-07-17

近日,由天华院自主研发并承制的某公司两套甲烷化余热回收器55亿标方/年煤制天然气项目一次开车成功并稳定运行。这一关键设备的成功投运,不仅刷新了行业供货速度纪录,更实现了我国在煤制天然气核心高端装备领域实现完全自主可控的里程碑式成就。

我国能源资源禀赋具有“富煤、少油、缺气”的显著特征。发展煤制天然气产业,是缓解天然气供需矛盾、保障国家能源安全、促进煤炭清洁高效利用的重要战略路径。本次项目客户作为国家煤制天然气示范基地,对保障民生用气及能源供应安全意义重大。

本次投运的甲烷化余热回收器,是煤制天然气系统的核心热能回收装置,这种设备运行时,面临长期高温高压等极端工况的严峻挑战。过去,此类关键设备的核心设计技术常依赖引进,国内制造的设备主要依据引进的国外设计图纸进行制造,缺乏原生创新能力,从而成为制约我国煤制气产业自主发展的瓶颈。天华院承制的这套设备,首次采用完全自主知识产权技术和工艺路线进行设计制造,实现了材料、制造与检验、验收全流程国产化替代。该设备的成功投运,标志着我国在煤制气核心装备领域拥有了完全自主的技术能力和供应链,国产化进程迈出决定性一步。

本项目在执行过程中面临超乎寻常的紧迫挑战——必须在三个月内将设备发到现场以契合客户煤制天然气装置的既定检修窗口。项目团队迎难而上,以必成之志行非常之举,采用“并行工程法”,将设计、材料采购、工艺准备等环节,由传统的串联改为并联同步推进,极大地压缩了周期。这一举措的背后,凝聚着天华院在废热锅炉领域薪火相传数十载、积淀四代人的非凡技术底蕴与工程智慧,这份厚重积累赋予了团队敢于突破的底气与无坚不摧的自信。

项目团队日夜奋战,设计人员、材料供应商、制造工艺团队、现场铆焊班组、无损检验人员和耐火材料施工等多方保持“零时差”联动,实现前瞻性预判和无缝协同,将各阶段的潜在瓶颈解决在萌芽之中。最终,天华院仅用87天,就完成了从设计到制造、再到交付的全过程。这不仅远超国内同行通常所需的9个月工期,更是将国外同类装备动辄24个月的交货周期远远甩在身后,创造了余热回收装备领域的“中国速度”新标杆!

新设备投入运行后,各项性能指标均达到或超过预期,完美实现了项目的质量和进度双重目标,诠释了天华院积极服务国家发展战略的使命与担当。

天华院将继续秉承“高效、清洁、低碳”理念,持续在煤化工核心装备技术领域深耕,推动产业升级,为构建清洁低碳、安全高效的现代能源体系贡献科技力量,坚定不移地推动能源装备领域的“中国创造”。